水文一则:把Arch作为日常系统
寒假时从朋友那里买了 他的二手笔记本,惠普战66Pro3代。令人不快的是,这台电脑本身支持 TPM2.0 ,却因为发售时大陆的政策问题而将 TPM 在固件中禁用了。现在不仅无法通过刷固件打开,去惠普维修点启用 TPM 还要额外支付 ¥80 。升级 Win11 的想法泡汤了,于是安装了 Win10 。朋友卖给我的时候在电脑里装了一块 Kioxia 的 500G SATA 固态,我就直接物尽其用,在这块 SATA 上安装Arch作为日常用的系统了。
Arch的安装参考了一个非常贴心的教程:archlinux 简明指南。可以说,从引导开始到最终的美化,几乎全都一步步指导,也避免了不少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(虽说遇事不决读wiki还是个很有必要养成好习惯TAT)。同时教程推荐默认启用的 Btrfs 实在是 Arch 用户的福音,因为对于一个滚动更新的发行版来说,写时复制的文件系统搭配 Timeshift 进行快照和还原,真的非常好用。
当然在它的基础上,我进行了一些其他的自定义,比如给 KDE 应用自己喜欢的 cherry 主题,安装 Fluent 图标包,同时进行简单的调整,比如顶部任务栏圆角居中,底部模仿 Dock 栏做了一个程序坞,并且装模做样的用 OnzeMenu11 整了一个类似于 Win11 的开始菜单。然后又放了一些小挂件,就搞定啦。效果如下:
(大概先到这里,困了想睡觉了TAT,其他的一些配置过几天更新)
2023/06/23更新
过了这么久来更新后续部分TAT 从安装时开始,到现在已经近半年了。
首先来说说TPM,去找了惠普客服,免费帮我解锁了 TPM ,没有额外收费。于是升级到了 Win11 ,并开启了 BitLocker 保护。
在开启保护之前是可以用systemd在启动时将Windows磁盘直接挂载,但现在不行了,加密之后每次都要输入恢复密码,很麻烦。现在还没有找到好方法。
同时,选择Btrfs实在是非常正确,Windows下有Btrfs的第三方开源驱动winbtrfs,可以在Win下直接读取Btrfs分区,非常方便,两个系统也可以实现数据互通。
滚动更新带来的是最新的软件和内核,让人有种cutting edge的感觉,虽然稳定性会打一些折扣。感觉对稳定性要求高的朋友还是不要选择Arch了,Manjaro可能好一些。(不如Ubuntu)
目前的引导方案是用grub引导双系统,在新的系统盘上也分出一个EFI分区,这样也不会影响原来Windows的引导。
目前就暂时写到这里,有时间会继续更新日常体验OvO
2025/06/19
博客迁移了都没更新,笑死()